先上代码:
int searchInsert(vector<int>& nums,int target)
{
int n = nums.size();
int l = 0,r = n;
while(l < r)
{
int mid = (l + r) >> 1;
if(target <= nums[mid])
{
r = mid;
}
else
{
l = mid + 1;
}
}
return l;
}
首先,我们考虑:
如果对于某个区间[l,r),令mid = (l + r) / 2,若target = nums[mid],那么最左位置(也就是target值在单增序列中的第一个出现位置)一定出现在区间[l,mid]中,且有可能出现在区间[l,mid)中。
事实上,若对于一切 x\in [l,mid) ,x都小于nums[mid],则target = nums[mid] > x,mid就是要找的位置,因此会导致上述区间的上界不变,同时下界会逐渐接近上界(因为上述程序的else分支始终成立)并在下界等于上界时结束,而上界恰好指向了mid,此时l的值就是mid,故算法在这种情况下成立。
然后,我们考虑:
如果对于某个区间[l,r),若target < nums[mid],那么有两种情况,若在区间[l,mid)内存在等于某个位置,其值等于target,则正确位置必然在区间[l,mid)内,否则说明序列中不存在值target,由于当索引<mid时,所有的值都不等于target,换句话说就是对于一切 x\in [l,mid) ,x < target,由于target < nums[mid],则正确的序列插入位置一定是mid,此时会像上一种情况一样,上界被锁定,下界不断接近上界并最终等于上界,此时l = mid,也就是最终答案,故算法在这种情况下成立。
接着,我们考虑:
如果对于某个区间[l,r),若target > nums[mid],那么,可以断定,插入位置一定不在mid处,因为,若将nums[mid]推到mid + 1处,将target插入nums[mid]处,此举会造成nums[mid] > nums[mid + 1],从而违反了序列单增性,同样,匹配位置也不在mid处,因此接下来搜索的区间一定是[mid + 1,r)。
最后,让我们考虑,若序列中存在一个位置,其值等于target,那么二分搜索是否一定能使某次的mid等于该位置?也就是从上述情况2和情况3出发,在“序列中存在一个位置,其值等于target”这一条件下,是否能进入情况1(因为在上述条件下不成立的情况下,其答案的情况已经分析完了,确保了正确性,现在如果能证明在上述条件成立的情况下,会进入情况1,由于情况1的答案已经确定且保证了正确性,因此这将证明整个算法的正确性)。
由上述情况2和情况3的讨论可知,对于当前搜索区间[l,r),若target < nums[mid],则必定搜索左区间[l,mid),若target > nums[mid],则必定搜索右区间[mid + 1,r),在不断地缩减区间的过程中,若中间一直没发生target = nums[mid]的情况(若发生,则直接进入情况1,算法就成立了),则一定会导致算法的搜索区间变成[p,p+1)的形式(由于已经证明了若整个序列存在答案的情况下,缩减的序列中一定存在答案,因此该序列中必然存在答案),那么此时,mid = (p + p + 1) / 2 = p(不论p的奇偶性,p + p + 1 = 2p + 1必然为奇数,因此除以2后答案必然为p),那么此时mid = p,此时的p必然是正确位置,从而导致区间缩减到[p,p)的情况下,从而退出循环,此时l = p,算法正确性得证。